世界上許多國家,如美國、日本、加拿大、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都比較重視蚯蚓的養殖應用和研究工作。蚯蚓不僅逐漸成為高蛋白質飼料和人類的食品、藥品,而且在改良土攘、消除公害、保護生態環境上,在物質循環及綜合利用、自然界生態平衡、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像蚯蚓這一類具有分布廣泛、飼養簡易、價格低廉、作用巨大等優點的動物,確有必要大力地研究和開發。我國廣大生物科學工作者對于蚯蚓生物學、資源調查、蚯蚓養殖以及應用做了不少的工作,為進一步發展蚯蚓養殖業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蚯蚓養殖業與其他事業一樣,應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地去發展。 發展概況: 1.因地制宜養殖蚯蚓 我國疆域遼闊,氣候、土壤情況條件多樣,生態環境復雜,蚯蚓種類繁多,數量豐富。各地應加強對蚯蚓資源的普查工作,為蚯蚓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供科學的依據,也為引種、選育和雜交育種等奠定基礎,并且還要做好蚯蚓資源的保護和持續利用工作,保護蚯蚓多樣性。應充分利用本地蚯蚓資源,切莫盲目引種。 總之,養殖蚯蚓,在我國還是一項新興的產業,各地應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地,根據市場的需求,科學地去發展,切莫一哄而起,一哄而散,或以投機取巧的心理去養殖。 2.綜合利用養殖蚯蚓 在國外,養殖蚯蚓大多從綜合利用來考慮,蚯蚓往往作為處理公害過程中的一種副產品,并用來做飼料,因此成本較低。例如在日本,蚯蚓養殖場大多由造紙廠附設,讓蚯蚓來消化掉造紙過程中排出的廢污泥和殘渣。這樣既消除了公害,又節省了人力和物力,并且所得的蚯蚓和蚓糞,還可作飼料和肥料,一舉兩得。一座 16500 平方米的蚯蚓養殖場,每年可處理廢污泥近 3 60 0噸,同時可得到高蛋白質飼料約 2 加多噸,優質蚓糞約 22 的多噸。因此,筆者建議今后應大搞綜合利用,用蚯蚓來處理城市的生活垃圾、土業污泥、廢水,園林中的落葉、落果,農村中的秸稈、廄肥、沼氣池廢渣等有機物。對于我國南方酸性土壤和北方鹽堿、沙灘地等可用蚯蚓養殖綜合治理,以降低蚯蚓的養殖成本。并且可與養蘑菇、養鍋牛、養牛業等結合起來進行蚯蚓養殖,可以形成物質的良性循環。 3.科學地發展蚯蚓養殖業 蚯蚓養殖業作為一項頗有前途的新興養殖業,目前許多國家已發展和建立了初具規模的蚯蚓養殖企業以及有關協會。如在美國年產 20 億條蚯蚓的養殖企業大約有 50 家以上,日本在 1972 年已建立蚯蚓養殖場 200 余家,每年世界上蚯蚓的成交額達近億美元。我國在 1977 年蚓蚓養殖也曾“火”了一陣,隨后便無聲無息。筆者認為,蚯蚓養殖與其他養殖一樣,應因地制宜,科學地積極穩妥地去發展,切莫盲目,更重要的是依法行事,根據市場需求養殖。
蚯蚓養殖效益分析:(按占地0.5畝計算) 隨著人工養殖蚯蚓產品不斷開發利用,市場需求急劇增加,產品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